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信息 -->工作动态

工作信息

学工思政

研究生一班丨 “迎新春、贺新年”春节主题征文

来源:教育处 发布时间:2022-02-1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华夏儿女庆贺丰收、祈福风调雨顺、家人团聚的日子。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班级同学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研究生一班于2022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迎新春、贺新年”春节主题征文活动,8名同学从地方风俗、民族传统、特色美食等方面和同学们分享了春节的传统故事或见闻。

本次活动通过深入挖掘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青年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春节主题征文

 郏科人分享:

   吃饺子流行于北方地区,一般除夕吃肉馅,大年初一吃素馅。新年饺子要皮薄、馅多,捏得严实,不能煮烂,荤饺子要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的,也有两种肉拌在一起的鸳鸯饺子。饺子现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图片7.png

(图片来自网络)


高梦婷分享:

  民间传说,大年初三的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晚上,人们熄灯睡下以后,老鼠姑娘就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着好看的小轿子,在一群老鼠亲戚的簇拥下,到夫家去拜堂成亲。所以,在初三的晚上,大家都要早一点上床休息,不要开灯,不要弄出声音来,以免惊扰到老鼠们,毕竟是人家大喜的日子。 另外,人们在初三这一天,还会在屋子的角落里放上一些好吃的东西,比如米粒啊、糕饼啊,这些都是给老鼠准备的,还有一个叫法,叫做“老鼠分钱”,意思是和老鼠们一起分享这一年的收成。我猜,这大概也是在和老鼠协商:老鼠啊,你看,我都把吃的分给你了,明年你不要搞破坏,等我收获了粮食,我还分给你。

 图片8.png

(图片来自网络)

 

马明洋分享:

  按照老家习俗:大年初一爬山登高远眺,寓意步步高升。 初一爬香山的人很多,一路堵车。我和小伙伴们根据“美食打卡”,从公园外、山脚、平台(大概一半路程),到香炉峰登顶,把小吃货们一步步引上山顶,天气很好,能见度很高,站在山上整个京城尽收眼底。

图片1.png

(图片来自网络)


行溥分享: 

  逢年过节,面食当家,面食永远是山西人餐桌上的主角,自记事起,每年春节家里都要蒸花馍。家乡的闻喜花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捏、贴、拼、剪、塑,心灵手巧的阿姨们稍加摆弄就能写意化的表现出形态各异的花鸟鱼虫、祥禽瑞兽。白胖的面团环抱甘甜的大枣,蒸汽氤氲而起,麦香卷着一丝甘甜蔓延开来,满满的幸福感。

图片2.png

(图片来自网络)


王昱骄分享:

  中国人每到过年,总会把家里布置的五颜六色,有红色,有墨色。依稀记得小学三年级开始,几乎每年春节都会写对联。从只会写一种字体,到现在基本上所有字体都可以写上几笔,书法技艺也随着年月增长有所提高,红纸上的一笔一画都是满满年味。年味是数不尽的思念,道不完的乡愁,在京和朋友一起过年也会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

图片3.png

(图片来自网络)

 

种晓艺分享: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年在古代中国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

图片4.png

(图片来自网络)

 

刘添齐分享:

   东北的春节非常热闹,每到春节的时候,进入腊月,大家就忙活开了,屯好多大白菜,腌酸菜,还蒸粘豆包,沾着甜甜的白糖,吃一口,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东北的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预热,直到大年三十,家人们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一边包饺子,一边围在一起观看春晚。大年三十的饺子和平时是不同的,我们会把一枚洗干净的硬币包在其中的一个饺子里面,吃到的人预示着会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

图片5.png

(图片来自网络)

 

郭正望分享:

  十堰市是湖北省下辖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十堰地区过春节的民俗特别多,从头年腊月到次年正月十五,几乎到处在忙年。

  做灶糖、打灶糖是在腊月二十二,以粮熬糖,分三种:一是糯米,二是红薯,三是苞谷。每年打灶糖时,母亲用苞谷熬糖,我烧柴火,锅里的糖逐渐稠厚起来,甜香四溢,不禁让我流涎三尺。糖熬制好后,加上炒熟的芝麻、花生等,稍微冷却后放入模具成型,然后用刀切快,就是灶糖。祭灶神用灶糖,有“粘嘴”之意,让灶神上天后说好话。

   赶嫁娶在腊月二十四后,司命爷上天了,人间便无神管,全是“黄道吉日”,娶媳妇、嫁姑娘自然就不用再看日子,民俗叫“赶乱婚”。于是从小年以后直到腊月二十九,不论城乡南北,娶媳妇、嫁姑娘的赶堆。四处可听到锣鼓、喇叭、鞭炮响。新娘子的花轿常有对面相遇的,两新娘子便从轿中递出交换礼物,叫“交喜礼”,表示互相贺喜。这几天小孩子特别忙,四处跑着看娶媳妇、捡鞭炮、抢喜糖、摸红鸡蛋。前些年开始兴轿车娶亲,坐花轿的风俗逐渐消失。近些年,年轻人对古俗感到新鲜,又坐起花轿来,后面跟着一串小轿车,古俗倒成了新风。

   闹年闹年,就是每年除夕前祭祖,表示与祖先一同过年。《清·房县志》卷十一《风俗》记:“二十六日后,具酒脯荐祖,团栾合食,谓之‘闹年'。”但在我的老家,祭祖时间变成了大年三十中午团圆饭后的活动了。家族族人们在祖坟石碑前摆上酒菜、果品、供馍,从长辈开始,依次跪拜、上香和祈祷。上坟代表全家给祖宗拜年、敬酒,以示阴阳团聚,怀念之情。

   晚上团圆饭后,大家一起看春晚,或者打牌,小孩子就会四处串门,玩鞭炮。等到将近凌晨12点时,村民们不约而同的开始齐放烟花爆竹,这叫“出天行”,寓意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

图片6.png

(图片来自网络)

 

文:郏科人

排版:罗瑶

校对:国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