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外科治疗学习班

介  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创建于1996年。现有病床33张,医师13人,其中正高职称医生3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1人,在读研究生10余人。建科以来,在邢宝才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全体医师秉承以"延长病人生存,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病人解除病痛"为目标,把肝胆胰肿瘤综合治疗的最新理念与肝胆胰外科手术的最近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形成了鲜明的本科室的诊疗特色。在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及国内外的经验交流,使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逐渐在医疗工作上独具特色,主要收治(1)结直肠癌肝转移;(2)原发性肝癌及其他肝脏恶性病变;(3)胰腺癌、胰腺囊性肿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4)胆囊癌、胆管癌,梗阻性黄疸及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等。积极倡导规范化手术治疗、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和姑息治疗。特别是在扎实的肝胆外科技术基础使得风险高、难度大的手术成为我们科的技术特色:各种类型高难度肝脏肿瘤(巨大肝癌、临近/侵犯肝门的肝癌、尾状叶肝癌及复发肝癌)的不同术式、个体化的肝切除手术,标准及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吻合),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联合腹腔干动脉切除的胰腺癌切除手术,全胰腺切除手术,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手术等。同时积极开展新技术在肝胆胰腺外科技术中的应用,如:腹腔镜/机器人肝切除、术中射频/微波消融等。以上手术的成功开展有效地提高了肝胆胰肿瘤的手术切除率。

在开展高难度新技术的同时始终把医疗安全放在首位,在大范围肝切除术前引入肝功能储备(ICG)检测仪以及三维成像手术系统进行肝脏功能的评估,近10年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肝功能衰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胰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在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前黄疸处理,术后胰瘘、应激性溃疡、腹腔出血的处理制定标准化流程,10年内无围手术死亡,并发症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方面积极倡导多学科合作,与本院相关科室率先开展多学科诊治团队模式(MDT),并牵头成立国内直肠癌肝转移多中心协作组,不断推广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理念,推进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模式,成为国内首个结直肠癌肝转移“一站式”诊疗中心,获得广泛的同行认可和患者赞誉。

教学条件:拥有床位33张,各级医生体系完备,执教医生在肝胆胰腺肿瘤的诊治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年收治各种肝胆胰腺恶性肿瘤1000余例,具有良好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基础。

开设课程:肝脏的解剖及影像学特点、转移性肝癌的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术期治疗、胆胰系肿瘤综合治疗进展、肝胆胰罕见肿瘤的诊疗规范。

培训计划:理论及实践

考核方式:1, 教师综合评价 2, 理论知识考核

目  的:以“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题,以“促进结直肠癌防治规范化、个体化”为目标,从术前诊断、评估、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到手术技巧及相关外科处理原则,全程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靶免治疗、PLV/PVE、HAI、ALPPS等治疗进展,及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理念、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经验,分享结直肠癌肝转移典型病例。

招生对象:全国医院相关专业主治医生以上医生

进修期限:六个月

举办科室:肝胆胰外科-I

招生人数:5

指导教师:

  • 闫晓峦

    联系人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I

  • 包全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I

  • 邢宝才

    负责人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I

  • 培训科室及日程安排 时间 日程安排 备注
    • 肝胆胰外科-I 六个月 2025/5/25至2025/11/24
    • 肝胆胰外科-I 六个月 2025/8/25至2026/2/24
    • 肝胆胰外科-I 六个月 2025/11/25至2026/5/24
    • 肝胆胰外科-I 六个月 2026/2/25至2026/8/24
    • 肝胆胰外科-I 六个月 2026/5/25至2026/11/24
    • 肝胆胰外科-I 六个月 2026/8/25至2027/2/24
    • 肝胆胰外科-I 六个月 2026/11/25至2027/5/24
立即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