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信息 -->工作动态

工作信息

学工思政

【与榜样同行】专注当下 热爱生活

来源:教育处 发布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图片1.png

胡丽

家族遗传性肿瘤中心实验室

博士研究生

 

01 学习经历

2016年9月-至今:临床肿瘤学院科研型直博研究生 导师:解云涛 教授

 

02 所获荣誉

2019-2020学年北京大学三好学生

2020-2021学年北京大学博士生创新人才奖学金

2021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03 学术成果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3篇,总影响因子16.4分,单篇最高9.7分。另有一篇一作SCI论著已修回。获批一项国内发明专利。

 

04 给师弟师妹的寄语

科研也是学海,学海无涯苦作舟,算一算这已是我投身科研的第5个年头了,在毕业之际回首一望,很幸运能有一些小成果,因此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初期踌躇满志热血沸腾,中期遇到bug焦虑迷茫,后期艰难攻关身心俱疲,最后终有收获——浅尝科研滋味的心路历程大抵如是。相信读着这些文字的你们,很可能正处于其中一个阶段,我接下来从大家的可能碰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你有些微助益。

 

建立以自我成长为导向的价值体系

研究生阶段和以往高中及本科阶段最大的区别在于,高中及本科阶段取得的学习成绩和自身努力程度能成正比,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就能看到分数的增长。而研究生阶段的论文发表的不确定性非常大,除了自身资质及努力外,还跟导师指导、研究领域、杂志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很多因素是我们自身无法控制和改变的。个人认为,以自我成长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是更为适合的。以我自身为例,研究生前4年几乎没有科研产出,但我自己清楚这几年才是我成长速度最快的时期: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构建了本领域知识体系,系统性自学了二代测序、单细胞测序的数据处理、生信分析及科研绘图等,通过综合知识体系和技能提出了新的科研idea。当我在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反馈后,就不会因没有文章发表而过于焦虑,也会更有热情和创造力去解决当下遇到的科研bug,这种状态又会给我带来新的成长,从而形成良好的正反馈循环。相比之下,最后的科研产出,只是让我以更放松的姿态继续前行。长远看来,研究生期间学到的思维方式、心态历练、知识体系和技能是比文章发表更为重要的“隐形成果”,这种成果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也更能使我们受益一生。

 

保持好奇,专注做事

科研的本质在于探索未知,拓宽知识的边界。研究生期间我最快乐的时刻并不是文章发表,而是在于专注而自由地探索科研的过程。我一直觉得求知欲是做科研最本质最底层的驱动力。这个过程就像去一个新的山洞探险,路上有时是荆棘,有时是宝藏,但越往前走,越能领略到独一无二的美丽风景。专注科研过程本身会让人暂时忘却烦恼和恐惧,进入一种“心流”状态,内心平和且满足。我研二时因课题需要去学习了如何分析基因组体细胞拷贝数变异,本来只需掌握如何运用软件即可,但我觉得很有意思顺便去了解了原理和算法,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种分析思想理论上同样适用于分析胚系拷贝数变异,当时市面上没有分析胚系拷贝数变异的软件,于是我着手构思概念、找数据、调参数调阈值及实验验证,最终将这个想法落地并成功申到了专利。因此,好奇和专注不仅可以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也常常带来意外收获。

 

热爱生活

研究生期间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等我文章发表了我就去健身/旅游/恋爱……”,仿佛人生只有科研这一件事情,但这种隐忍和委屈不利于长久地持续努力做事。我敬爱的姚璐老师曾说“人生不能只有一个支点”,我深以为然。研究生期间我常常碰到无能为力的困难,也有负能量爆棚的时刻,这时候把自己抽离出来感受生活,比如逛逛菜市场,做一顿饭,养花,撸猫,爬山,都能立竿见影地消除负能量,提升幸福感,有利于元气满满地投入科研工作。

 

最后,青春与成熟、星空和大地,研究生生涯应是人生最丰沛的阶段,也注定其艰辛坎坷。愿你我都能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逐渐体会科研的美好,奔赴精彩的未来。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汪国真先生的一句诗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