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信息 -->工作动态

工作信息

学工思政

【科研经验分享】做好临床科研的心得体会

来源:教育处 发布时间:2019-10-2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191028102900.jpg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科研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7.731分;目前还有一篇SCI(ANN SURG)已经修回。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邢宝才教授对我的指导和支持。当然,我自己也的确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

我目前发表的文章以临床研究为主,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在临床研究方面的科研学习体会。我个人认为发表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研究的创新性、研究的临床意义和研究的证据质量。


创新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但创新的基础是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这是一个由面到点的过程。要在一个研究方向有所发现,首先应该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做到这一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大量地阅读文献。文献的阅读应该从指南和综述开始。阅读临床指南可以快速的掌握整个疾病的诊治过程;而看综述不仅可以宏观的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现状,也可以知道目前这个研究方向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阅读指南和综述相当于入门学习,而深入学习就需要精读高质量(或者说高分)的论著。高质量文献的研究设计、方法学以及文章的写作方式都是很好的学习素材,可以给自己后续的研究课题提供参考。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即使是业界大牛的文章,他们的工作也并非完美,他们的观点也并非完全正确。也就是说应该带着怀疑的态度去阅读,不要被作者带着走。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自己的独立思考,就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发现一些新的科学问题。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是临床研究的根本所在。发现了科学问题,应该考虑这个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否给临床带来指导价值。作为研究生,由于临床经验有限,有时候对课题的临床意义把握不准。这个时候,应该主动请教导师或者科室的老师来帮你判断。

可行性


有创新性和临床意义的课题一定是值得做的。但下一步应该考虑可行性的问题。也就是课题能不能做下去,可获取的数据能否解决提出的科学问题。证据质量的高低反映了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应该在研究可行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研究的证据质量(如增加样本量、联合多中心等)。如果数据量不够,不建议马上完成这个课题,可以先积攒一些数据。因为小样本的数据,结果稳定性不好,证据质量有限。对于好的研究课题,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好科研,需要坚韧的意志,在困难中坚持,在失望中寻找希望。科研的过程是寂寞的,但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肝胆胰外一科王言焱